同时带来的,还有圣联不宣而战,大举入侵的消息。
森诺尔郡与赤砂郡隔河相望,本来在边境囤积了不少岗哨守军。
数十个岗哨和小城堡,起码一万有余的守军,都去哪儿了?
闪电魔女让娜·达尔克也是人如其名,闪电般杀入了森诺尔郡。
几乎是没用多久,居然都要杀到森诺尔郡的首府木尺市了。
木尺市的居民得到消息,要么早早逃亡,要么赶紧回家埋藏钱财。
他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,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圣联军队。
可出乎本地居民意料的是,他们左等右等,却是没等来大批量入城的圣联军队。
直到傍晚时分,那些关键碉楼、交通枢纽等附近的街道,才会看到有军队入驻。
居民们不敢出门,只有躲在门缝后、墙头边或窗户旁,朝着街道观察。
夕阳如虹,照在磨光的铺路石上。
这些圣联士兵穿着与花枝招展的帝国士兵不同,往往都是朴素简单的灰蓝色及膝翻袖外套。
裤子则是修身的直筒裤,下沿用绑腿连着袜子一起绑住。
至于脚上的鞋子,却是让不少本地的男青年市民两眼放光,连连惊叹。
普通士兵穿着的覆盖脚踝的中帮黑色牛皮靴,军士与军官穿的是覆盖小腿中段的长军靴。
根据教皇“军靴必须是靴子”的指示,圣联的军靴都是标准化的。
多层牛皮用史莱姆胶黏合为底,钉入鞋钉与铁鞋掌,鞋面则是山羊皮或牛皮。
入城的士兵,都是平常表现好的身世清白的士兵,特意在军官们的要求下,将鞋子擦的锃亮。
士兵们四人一排,挎着黑色发条铳,戴着统一船形盔,沿着黑灰色街道走过。
军靴反射着亮光,高高抬起,清脆落下,整齐而又有力量。
只能说既有机制美,又有数值美。
所谓机制美,是美在外形。
而数值美,则是美在价格。
这种军靴,本地很多鞋商都会卖,每双开价12第纳尔。
几乎等同于一名圣联劳工两周的工资,一名帝国劳工一个月的薪资。
当初索莱尼在圣联搞购买力挑战,还有点悬念。
如果他在帝国搞劳工购买力挑战,是百分百没悬念,肯定完不成的。
因为贵族与行会早就设计好了,保证帝国劳工的工资是覆盖不了一个人的吃穿用度的。
这样,他们才需要打多份工,才需要借贷。
这也是本地男性青年市民眼馋的原因——他们很多人的新年愿望,就是买一双这样的靴子。
可他们大多数人不舍得买的靴子,此刻却是被圣联士兵们站起来猛蹬。
不仅猛蹬,甚至他们还有一双备用的,就挂在背后行囊上面。
不少本地男青年都破防了。
玛德,我怎么不生在千河谷,我要是生在千河谷,我会是这个吊样?
玛德,圣孙怎么不生在仙石甸,要是圣孙生在仙石甸,我会是这个吊样?
要知道,这种靴子在圣联内郡地区卖4-5第纳尔一双,军队采购价是3-3.5第纳尔一双!
一个普通千河谷青年劳工,攒一个月勉强能买一双。
这个价格,已经把木尺市的鞋靴商人变成买办,把鞋匠行会整得解散了。
原因很简单,一双圣联皮靴进价6第纳尔,卖出去12第纳尔,净赚6第纳尔。
本土制鞋匠一双皮靴交到鞋靴商人手中就要8到10第纳尔,卖出去最多4第纳尔利润。
每双2第纳尔利润,相当于每60双就少赚1金镑,每600双就少赚10金镑。
对于商人们来说,少赚就是亏了,更何况10金镑这么多!
正常来说,制鞋匠行会肯定是要反抗的,就像当初圣联成衣在莱亚售卖时,各地爆发的走私对抗。
可木尺市的制鞋匠们却是安安静静。
一来根据《狼桥和约》,莱亚需要向圣联完全开放市场,他们没有理由抵制。
二来木尺市买办头子就是马蒂尔伯爵,他们没有办法抵制。
说来也抽象,马蒂尔在莱亚贵族圈里一边举着反抗圣联的大旗呼吁,一边自己疯狂给圣联带货卖货。
实在叫不少本地的圣道宗兄弟会摸不着头脑,搞不清他是敌是友。
不过,现在没有疑惑了。
当醉酒狂暴的马蒂尔伯爵率领八百余守夜卫兵与雇佣骑兵,以及七名超凡骑士直冲让娜万人大营后,身份已经了然了。
他不是敌,也不是友,他就是个啥比。
只不过木尺市市民的埋怨,马蒂尔大人是听不到了。
酒醒后的伯爵大人,正缩在木尺市的内城堡内,疯狂地给捕鱼城方向发鸽子。
几乎每小时一趟,装满了马蒂尔伯爵浓浓的恳求大多士公爵拉兄弟一把的信。
如今他还有城堡,还能顶个十天半个月,还没有到放弃的时候。
抱着这样的信念,马蒂尔伯爵在圣联劝降了一夜的情况下,仍旧不肯出城配合。
随着清晨的到来,市民就算想要赖在家中,不愿面对可怕的士兵,也不得不出门了。
要吃饭的嘛,这个时代又没有冰箱。
不过神奇的是,当他们走出门,来到街道上。
在铺路石铺成的大道上,并没有看见士兵拦路勒索或抢劫,也没有军官喝骂酗酒。
不少士兵,甚至在一名名黑衣牧师的指挥下,在街道上打扫卫生。
一堆堆灰尘树叶牛马粪便被堆积在一块,被士兵们接力般铲起,投入垃圾车中。
尽管还是偶尔有士兵与本地市民打嘴仗起冲突,但大都被军官与牧师们喝止住了。
到了菜市街或者店铺口,更是有几名牧师在广场中央布道宣传。
给圣道宗传教和解释战争是一部分,更多的则是约法三章,要求快速恢复秩序和日常生活。
来往的市民们,对圣联牧师们的行为早就习以为常。
谁来占领,都肯定要说自己是正义的,让市民们安心生活。
说是这么说,可到底怎么做却是没个说法。
所以牧师传教最后一部分内容,倒是让很多当地市民稍微宽了心。
毕竟都讲了怎么做了,总不至于自己打自己脸吧?
见识了一天,菜市街上的本地市民借着买面包,便开始讨论。
穿着粗布斗篷,围着围裙,东一撮,西一撮,还以为圣联牧师看不出来呢。
“这还是军队吗?我想问。”
“感觉他们没什么可怕的,我逗弄了他们几句,还把他们弄脸红了。”
“这种军队是怎么打败马蒂尔伯爵的?”
在市民们眼中,军队强大必定代表残暴,不残暴怎么勇武?
可这些士兵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,不仅不残暴,反而有些羞赧和过于温和。
不过这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入城军队基本都是特地挑选的良家兵。
如果换成那些惹是生非的刺头或排外老军士过来,大的恶性事件不太会有,但恶心人的小冲突肯定是不会断的。
所以总虔诚处,还是顶着老军士们的抱怨,把良家兵们送入了城市。
对于这些士兵的驻扎和住宿问题,圣联给市民们的观感也是相当好的。
军队驻扎周边的旅馆会先有一位和善的牧师上门敲门,与旅馆老板沟通,试图将整座旅馆包下来。
然后战团文书与财务官就会出现,像普通旅客一样和老板绞尽脑汁地讨价还价。
对于原本住在旅馆里的旅客,会被清场出去,但财务官也会给他们双倍住宿费的补偿。
“不愧是圣联啊,就是有钱。”不少菜市街的小民忍不住感叹起来。
只是有明事理的还是撇嘴:“拉倒吧,法兰比圣联有钱多了,他们的士兵不是该抢还是抢?”
“嗨呀,那不一样……”
在菜市街的讨论声之外,位于酒馆或咖啡馆中,同样有着讨论。
“听说了吗?城外几个庄园,足足五个贵族都被公审吊死了?”一名公证人探头探脑地开口。
几名当地的商人瞪大了眼:“这么快?他们都不抵抗的吗?”
“怎么抵抗,下面的公簿农武装农都巴不得领主死呢。”那公证人撇嘴,“听说市政厅也要改组,全部换成圣道宗的人。”
“该死,倒让那群小贩捡了便宜。”
“在收买小民这方面,圣联确实有一套啊。”
“毕竟是小民建立起来的国家,最知道愚昧小民们吃哪一套。”
咖啡馆里的几名衣冠楚楚的客人,都是抱怨起来。
毕竟在莱亚这样的经济状况下,贵族永远是最大的消费者与雇主。
旧商人们早已习惯了趴在贵族们身上吸血,不适应圣联的竞争式市场经济了。
这样的讨论从清晨持续到了九十点钟,却是没讨论出什么东西。
就在中产们走出酒馆时,却在路边看到了排成人墙维持秩序的士兵。
难道出什么事了?
他们都是心中一喜,将报纸夹在腋下,假模假样地挤过去,想看看发生了什么变故。
“不好意思,让一让。”
“请问发生什么了?”
前排的士兵们倒是友好,扫了一眼便开口:“往后站一站,教友,大型军械过路,以防无辜受伤。”
大型军械?
不等中产市民们理解这句话,他们便感觉到阳光被什么东西遮挡,在他们头顶遮出一片阴影。
抬起头,他们的身体便僵住了。
被十二匹大马拖着,一门四十八磅炮车领头,压着道路向前。
而在它的身后,则是同样一门门四十八磅炮与二十四磅炮,全都是攻城炮。
立刻,身旁便是一圈“啧啧”之声。
等整个炮队过去,人群自然散去,可不少腋下夹着报纸的人仍旧留在原地。
发条炮的威力,他们早已有所耳闻。
只不过他们见过最大的炮,不过十二磅炮。
马蒂尔伯爵的城堡,真的能挡住这些庞然大物射出的炮弹吗?
这个答案,在傍晚时分揭晓。
1460年2月11日傍晚,木尺市城堡被圣联发条炮轰塌。
次日早晨,军队继续出发。
目标直指捕鱼城。 《圣女来时不纳粮》-作者:稚嫩小菠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