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州,中军大帐。
自左而右,文武班列。
以章衡、顾廷烨、种谔、包顺、张鼎、郑晓几人为首,合三四十位文臣武将,齐聚一堂。
不少人面上不乏兴奋之意。
开疆拓土的功绩啊!
一旦班师回朝,定然是修订国史,史书留名。
大丈夫,谁还不想青史留名呢?
即便留下的名字不起眼,那也是留下了名字。
主位,江昭向下望去,徐徐道:“按理来说,边疆已拓,和约已定,就该班师回朝,举办庆功宴。”
“可谁承想,吐蕃董毡与青唐木征竟是趁着大周与西夏相争,掺和进了纷争,意欲夺取河州、兰州、叠州。”
“幸而有王韶统兵三万,镇守大后方,没有让事态严重扩大。”不少人面色渐渐严肃起来。
看样子,还得打一打董毡和木征。
江昭平和道:“如今,两国之争已近尾声,自是得敲打敲打董毡、木征二人。”
十余人齐齐精神一震。
相比起打西夏,打吐蕃可是容易不止一点半点。
几乎是白捡的功劳!
江昭举目,一一扫视过去。
最终,目光留在了顾廷烨、种谔二人身上。
敲打董毡、木征二人,自是势在必行。
可会州、邃州也得有人镇守。
疆域开拓不久,不稳定因素较多,还是得武力镇压一段时日。
当然,这也就注定了得有人暂时留在会州、邃州,不能白捡敲打董毡、木征的功绩。
关键,还不是谁都有资格留在会州、邃州。
要想扫除一切不稳定因素,起码得留下两三万大军。
除了顾廷烨、种谔二人,其他人都差点意思。
即便是英国公嫡长子张鼎,也略显稚嫩。
蕃部首领包顺倒是也能统兵,但他是吐蕃人。
仅是扫了一眼,顾廷烨就知道了好友的意思。
“下官愿驻守会州、邃州。”顾廷烨未有任何迟疑,持礼道。
独自统领几万大军,锻炼独当一面的统兵能力,这种机会可不常见。
将和帅,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。
“好。”江昭满意点头:“那就留下三万屯兵,交于仲怀统领,暂领会州、邃州一切军政要务。”
截至目前,他手上还有近八万士卒。
北上的七万屯兵,还剩下五万余,顾廷烨手上的三万陕西边军,还剩下两万余,两相合拢就是近八万士卒。
三万留在会州、邃州,余下五万南下驰援,说是乱杀也丝毫不为过。
毕竟,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几场征战,余下的士卒都是老兵。
要是算上大胜的士气,五万打十万都不是问题。
“大军修整一日,即刻南下。”江昭下令道。
“诺!”
十余人齐齐一礼。
.......
一月十九。
叠州,中军大帐。
“五万屯兵,南下兰州,杀了仁多保忠。”
瞥了一眼军报,董毡面色肉眼可见的沉了下去。
仁多保忠可是他手下头号大将,被人杀了!
自从熙河大军与西夏主力军杠上,他就与木征一齐出兵,试图夺回河湟之地的一些疆土。
两者一齐出兵,合六万之众,声势浩大。
其中,木征负责攻打河州,他则是负责攻打兰州与叠州。
然而,征程并没有跟想象中的一样顺利。
江昭,竟然特意留下了三万屯兵稳固大后方。
这一来,自是僵持不断。
统领三万屯兵者名为王韶,为人精通兵略,兵法运用甚是不凡。
以城池、堡垒为基,严密死守。
涉及攻城拔寨,六万打三万,自是艰难非常。
遍观河州、兰州、叠州,几乎都陷入了僵持状态。
为之奈何!
“五万屯兵。”董毡呼吸微沉。
为了便于攻打兰州、叠州,他手下的三万士卒兵分两路。
手下头号大将领兵一万,他领兵两万。
这也就使得两州的兵力较为分散。
如今,江子川携五万屯兵席卷而下.......
势如破竹!
除了这四个字,董毡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形容。
毕竟,这五万屯兵可不是一般的军队。
这是阵斩了西夏国主李谅祚,正值士气巅峰,几乎战无不胜的边军!
士气,对于一支军队而言,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士气上佳者,甚至都敢几十人追着几千人砍。
更何况,这还是五万士气不俗的边军?
斩了西夏国主,士气大涨的军队,就算是五万人追着十万人砍,董毡都丝毫不意外。
本来就兵力分散,一两万打五万,还特么是打正值士气巅峰的大军。
怪不得仁多保忠无声无息的被人斩首,兰州万余士卒,怕是无一人可活。
这种军队,怎么应对?
几乎是不假思索,一个念头浮出心头。
撤兵,议和!
“不行。”
几乎是一刹那,董毡就面生冷汗,否了决意。
不太可能议和!
毕竟,双方曾经有过议和,他是违背盟约的一方。
这下子要想议和,实在太难。
可,不议和又能怎么办呢?
硬碰硬?
也不行。
单论兵力,江昭手上五万,王韶手上两万余,要是算上镇守熙河八州的边军,那就是十余万之众。
打不过的!
但凡有点脑子,就应该清楚单一的董毡部落与木征部落难以与江子川抗衡。
董毡目光微晃,心中犹豫不决。
短短几个月的时间,吐蕃格局可谓变了又变。
西夏尚未南下以前,董毡部落与木征部落相制衡,大周坐观上壁。
西夏南下,大周与西夏相争,吐蕃一致对外,希冀蕃夏联合。
如今,西夏大败,格局又是一变。
以大周的军力,又是回到了作壁上观的状态。
董毡部落与木征部落,自是再难一致对外。
就怕木征暗中联系了江子川,两方联合起来对付他。
毕竟,作为违背盟约的一方,大义可是在江子川手上。
半响。
董毡执笔,缓缓书信。
“来人,书信传给江尚书。”
试一试,万一能议和呢?
.......
河州,中军大帐。
木征面色微沉。
西夏一退,吐蕃格局就此一变。
董毡与江昭签订过和议,就怕两人再度联合,反手对付他。
沉吟着,木征干脆提起笔来。
.......
一月二十二。
兰州。
手持两封书信,江昭目光微凝。
趁着西夏疲软,恰好能开拓一下低海拔地区的吐蕃地盘。
破鹞弩对西夏好使,对吐蕃自然也好使。
不过,一打二着实没必要。
即便真的打赢,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掉两人的地盘,徒生反叛。
与其如此,不如联合其中一位,追着另一个杀!
顺带,还能杀鸡儆猴。
江昭望着两封书信,渐渐注目于其中一封。
董毡! 《知否:我,小阁老,摄政天下》-作者:花雪飘飘飞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