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悦小说>历史小说>世子稳重点>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西北捷报
  这几年宋辽之间签署了不少协议,基本都是大宋占了便宜。

  国家实力决定一切,当辽国一年接一年在走下坡路时,它没了以前的猖狂跋扈,面对大宋这个曾经任它拿捏的中原王朝时,也不得不开始陪小心,挤笑脸。

  三千辽军在西北造的孽,大宋不仅狠狠捅了辽国一刀报复回去,顺便还给辽国狠狠放了一回血。

  蔡京谈下的这些条款,确实占尽了便宜,可以想象,辽主耶律延禧后槽牙都快咬碎了。

  很好,是件喜事。

  殿内的朝臣们纷纷颔首赞许,对这个谈判的结果表示很满意。

  赵孝骞想了想,觉得还算不错,主要是他也打算把折可适所部兵马撤回来了。

  两万兵马在辽国境内纵横驰骋,看似风光威武,但从军事的角度来说,这样做的风险很大,毕竟是孤军深入,辽国若横下心不打算过了,折可适很容易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。

  赵孝骞不能拿辽国现在表面的懦弱,来赌辽国的胆魄,狗逼急了都跳墙,更何况耶律延禧至少比狗有血性一点。

  “便如此吧,枢密院拟旨,着北京留守宗泽马上撤回折可适所部兵马,令他马上率部回到幽州。”赵孝骞缓缓道。

  “此战,折可适功不可没,可赐金千两,擢永兴军节度使,麾下部将论功另有封赏。”

  赵孝骞笑吟吟地看着蔡京,道:“元长先生和张尚书与辽使谈判,亦是有功,各赐黄金百两,丝帛二百匹。”

  蔡京顿时心花怒放,急忙跪地谢恩。

  迎着满朝文武又嫉又羡的目光,蔡京再次来了个神操作。

  “禀官家,目前国库空虚,朝廷积攒力量,只待来日举兵北伐,臣斗胆冒昧,请将赐予臣的黄金丝帛再献予国库,以充将士粮饷,臣能为北伐献一份心力,于愿足矣。”

  话音刚落,殿内立马听到好几道鄙夷的冷哼声。

  你了不起,你清高,你特么马屁拍得高级,就显着你了呗,我们觉悟不够,处处不如你呗……

  冷哼声毫不掩饰,蔡京自然也听到了,但他丝毫不以为意。

  大家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

  蔡京做官只有一个原则,那就是无时无刻抱紧官家的大腿,只要官家在,他的富贵荣华不会少,至于其他同僚的评价,并不重要。

  我靠着抱官家大腿已经进了政事堂,成了名正言顺的副宰相,你们算老几?

  果然,蔡京这番觉悟奇高的话,令赵孝骞龙颜大悦,当即便大笑出声。

  “不愧是朕看重的元长先生,公忠体国之心,天日可鉴!”

  “朝堂上有元长先生这样的忠臣,朕很欣慰,若天下朝臣官员皆如元长先生,何愁天下不定,何愁盛世无期。”

  赵孝骞这番话说完,满朝文武脸都绿了。

  这都不是在点人了,这简直是当面骂街了。

  你夸蔡京这马屁精也就罢了,凭啥把天下官员都阴阳一遍?

  蔡京这货一文钱没花,就博了官家这番盛赞,买卖算盘打得太精了。

  殿内百官没人吱声,一脸吃了屎的表情,都很难看。

  礼部尚书张沂站不稳了,不得不说出班奏道:“禀官家,臣也愿将官家所赐尽献国库,以充将士粮饷。”

  顿了顿,张沂又道:“不仅如此,臣还自愿出黄金二百两,再充国库,以表臣之寸心。”

  张沂心里苦啊。

  倒不是舍不得这点赏赐,官家赐的这点黄金丝帛其实不算什么,官儿当到尚书了,谁还差那点钱。

  可蔡京的做法太恶心人了。

 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提出将赏赐充入国库,马屁和先机都叫他占了,张沂却坐蜡了。

  若不附和效法蔡京,是他这个尚书觉悟不够,现在附和效法蔡京,好话都让蔡京先说了,表现也让他抢先了,张沂就算再上交赏赐,未免有拾人牙慧之嫌。

  差点被逼到狗急跳墙的张沂,只好选择加码。

  不仅献出官家刚刚赏赐的黄金丝帛,还私人掏腰包再加二百两黄金,这样一来总算是不落蔡京之下风,勉强维持了忠臣人设。

  代表大宋与辽国谈判,明明立了功,谁知还要倒贴钱进去,就问现在张沂心里苦不苦。

  满朝文武望向张沂,眼神更复杂了,有同情,有怜悯,有幸灾乐祸。

  蔡京倒是浑若不觉,反而转身朝张沂郑重地长揖一礼,语气崇敬地道:“张尚书高义!”

  张沂咬了咬牙,脸色铁青,却努力挤出一丝微笑:“蔡相公过奖了。”

  要不是顾忌御前失仪,张沂都要开口骂娘了。

  二人之间诡异的友好气氛,赵孝骞自然也注意到了,于是深深地注视着蔡京。

  这家伙的表现很眼熟,前世上学时,班上就有几个这样的货色。

  为了在老师面前图表现,不仅瞎勾八告同学的状,更过分的是,有时候老师忘记布置作业,那货居然还大声提醒,生怕同学们回家后过得太轻松。

  前世的赵孝骞当然也痛恨这种人,不过现在他站在老师的角度,却觉得这货确实不错,开家长会时一定要重点表扬。

  唯一要担心的是,蔡京散朝回家的路上会不会被神秘人士套麻袋,敲闷棍,沉江……

  毕竟前世赵孝骞班上的某位同学,是真被套过麻袋的,巷子里被揍得亲妈都不认识,毕业十几年了,案子至今未破。

  想到前世那位同学的下场,赵孝骞望向蔡京的目光顿时充满了同情。

  蔡京不经意间抬头,瞥见了官家的眼神,心中悚然一惊。

  官家为何如此同情地看着我?是我说错了什么,做错了什么吗?

  那种男人同情男人的目光,难不成是我家夫人……

  蔡京脸色剧变,一时间心绪万千,杂乱纷扰。

  突然好想马上散朝,马上赶回家……

  君臣间诡异的气氛没有维持多久,赵孝骞正要宣布散朝时,却见一名宦官匆匆赶到大庆殿内。

  “禀,禀官家,西北大捷,西北大捷!”宦官一脸喜色,气喘吁吁地大声道。

  殿内群臣轰的一声,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在这名宦官身上。

  赵孝骞的眼睛眯了起来,此刻的他仍然保持波澜不惊的神色,淡淡地道:“说。”

  宦官定了定神,双手将一份奏疏高举过头顶,垂头道:“刚才宫门外收到种建中将军八百里快马捷报。”

  “靖康二年三月廿一晨,种建中所部六万兵马破西夏都城兴庆府,活擒西夏国主李乾顺,及西夏国一干宗亲权贵朝臣。”

  “西夏国都已破,国主被擒,种建中正率军继续清剿西夏国西南诸城池部落,肃清西夏残余军队和势力。”

  “王师破兴庆府后,种建中派兵将国主李乾顺及一干权贵朝臣押解,此时正在赴京的路上。”

  宦官突然抬头,语气兴奋地道:“西夏国,基本已灭,已纳入我大宋版图!官家万喜,大宋万胜!”

  轰的一声,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,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,不少朝臣激动得手脚微颤,眼眶含泪。

  身旁侍立的郑春和立马跑下去,将宦官手上的报捷奏疏取来,小跑着送到赵孝骞面前。

  赵孝骞神情依旧淡定,翻开奏疏看了一遍,然后缓缓点头,波澜不惊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。

  蔡京眼疾手快,当即第一个躬身道:“王师灭夏,天命归宋,官家万喜,大宋万胜!臣为官家贺,为大宋社稷贺!”

  殿内所有的朝臣暗暗咬牙,又被这厮抢了先!

  于是所有的朝臣也纷纷躬身,异口同声道:“臣为官家贺,为大宋社稷贺!”

  赵孝骞哈哈一笑,道:“不错,是大喜事,政事堂贺枢密院可拟文书,颁于天下,也好教天下人都沾沾喜气,普天同庆。”

  “礼部现在可着手准备,朕决定,待西夏国主李乾顺押解赴京后,朕将在太庙行祭天献俘之礼,以告慰我大宋列祖列宗。”

  朝臣们纷纷躬身应是。

  群臣神情惊喜雀跃,但也有人神情带着几许不一样的复杂色彩。

  西夏自开国君主李元昊立国起,至今立国数十年,这数十年里,西夏一直游走于大宋和辽国之间,左右平衡骑墙,说得不好听,它在两个大国的夹缝间苦苦求生存。

  如今骤然被灭,既在群臣的意料之中,又出乎群臣的意料之外。

  意料之中的是,种建中率军出征的那天起,群臣大多笃定西夏一定会被灭国,毕竟大宋如今的实力很强大,西夏军队的战力根本不可敌。

  意料之外的是,没想到西夏亡国的速度如此之快,报捷奏疏上说,仅仅一个上午,西夏的都城就被宋军攻破了,这种破城的速度,历朝历代罕见,几乎闻所未闻。

  如今西夏已灭,意味着当今世上宋辽夏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,三国维持了数十年的微妙局面,也将彻底结束。

  接下来,便是重头戏了。

  大宋与辽国的重头戏。

  西夏国已经成了尘埃,被扫进了历史的纸堆。

  辽国还在,尽管它已日薄西山,可它终究曾是世上最强大的国家。

  现在大宋要面对的,就是这个曾经强大的国家。

  所有人都在想,辽国何时被灭?

  是的,大宋朝堂上,没人再怀疑宋军王师的实力,灭亡辽国不过是迟早的事。 《世子稳重点》-作者:贼眉鼠眼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